大事年表
觀看全部
珍品典藏
影音資料
著作資訊
  • 《剪翼史》

    《剪翼史》 (2016)

    《原來數學和詩歌一樣優美――王文興新世紀讀本》

    《原來數學和詩歌一樣優美――王文興新世紀讀本》 (2013)

    王文興著,康來新主編,收錄於《慢讀王文興》叢書第六冊

    《我的學思歷程6》

    《我的學思歷程6》 (2012)

    收錄王文興〈解文學魔力以慢讀〉

     《玩具屋九講》

    《玩具屋九講》 (2011)

    本書為「王文興慢讀講堂」之一,內容為作者於課堂「小說探微」的授課記錄,由林國卿筆記整理。該課程為作者開設於臺灣大學外文系的最後一門課,以逐字慢讀的方式講述凱薩琳・曼斯菲爾德(Katherine Mansfield)的短篇小說〈玩具屋〉(The Dolls House)。 (摘自國立臺灣文學館出版、易鵬編選《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48王文興》)

    《王文興手稿集(套書)》

    《王文興手稿集(套書)》 (2010)

    套書內容: 《家變》手稿集《背海的人》手稿集研究集《開始的開始》(易鵬主編)導讀小冊《白的灰階》王文興老師簽名卡片數位光碟內容:《家變》與《背海的人(下)》抄正稿《家變》與《背海的人》王文興老師全文朗讀錄音檔,總長約40小時

    《家變六講:寫作過程回顧》

    《家變六講:寫作過程回顧》 (2009)

    本書為「王文興慢讀講堂」之一,內容為作者2007年受邀於中央大學「《家變》逐頁六講」研讀班的講演記錄。全書收錄〈第一講:舞臺布景的借用〉、〈第二講:舞臺型的對話與獨白〉等六篇。正文前有康來新〈王文興慢讀王文興關於複數作者版的《家變六講》〉。 (摘自國立臺灣文學館出版、易鵬編選《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48王文興》)

    《九十五年小說選》

    《九十五年小說選》 (2006)

    郝譽翔編 收錄王文興〈明月夜〉

    《星雨樓隨想》

    《星雨樓隨想》 (2003)

    本書為作者發表於1970~1999年的散文作品,以手記形式表現,內容包含對世間物象的觀察、神學的思辨、藝術美學的感知,以及旅遊札記,為作者體悟人類生命、社會文明與藝術美學的心象實錄。 (摘自國立臺灣文學館出版、易鵬編選《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48王文興》)

    《小說墨餘》

    《小說墨餘》 (2002)

    本書為散文、詩與劇本之合集,分三部分,主要為作者談論東﹑西方文學與電影的創作,為文深入淺出、情感真摯。除此之外,亦結集自傳性散文、書信、畫平與獨幕劇劇本。 (摘自國立臺灣文學館出版、易鵬編選《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48王文興》)

    《背海的人【下】》

    《背海的人【下】》 (1999)

    長篇小說。本書分上、下兩冊,為作者費時24年之作,以「爺」的兩夜獨白進行敘述。「爺」字大陸遷台,為一退伍軍人,略通文墨,因盜用公款與欠下賭債亡逸深坑澳。小說以寫實、象徵並重以及諷刺、語言分雜的筆法,描寫「爺」對深坑澳人情文化的觀察、與妓女們的互動、官僚機構「近整處」的眾生相、對宗教信仰的觀點,藉此挖掘人性本質與存在意義。 (摘自國立臺灣文學館出版、易鵬編選《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48王文興》)

    《寫給青年朋友》

    《寫給青年朋友》 (1998)

    《草原底盛夏》

    《草原底盛夏》 (1996)

    短篇小說集。本書為作者發表於《現代文學》第2~8期,創作手法轉向詩化語言的作品。全書收錄〈最快樂的事〉、〈母親〉、〈草原底盛夏〉、〈大地之歌〉、〈日曆〉共五篇。 (摘自國立臺灣文學館出版、易鵬編選《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48王文興》)

    《書和影》

    《書和影》 (1988)

    本書為散文、詩與文學對談之合集,分「書」、「影」、「其他」三部分,主要為作者探討小說與電影的論述文章,內容涵蓋中國與西方、古典對現代。除此之外,亦結集記述生活感知的詩文創作與學對談紀錄。 (摘自國立臺灣文學館出版、易鵬編選《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48王文興》) 2006年聯合文版新增「新稿」一輯六篇,新增王文興〈新序〉。

    《背海的人【上】》

    《背海的人【上】》 (1981)

    長篇小說《背海的人》,是王文興所撰之第二部長篇小說,殫精極思,通過現代寓言的形式,以一個人的挫折遭遇和困頓突破,反映人性和社會的根本問題。此書所表現的文學風格,與內容旨趣密切結合,語言技巧,較諸《家變》更趨前衛,王文興藝術精神的發揮,於此最為淋漓盡致。 ---引自臺灣文學網 英譯版本:Backed Against the Sea (New York: East Asia Program Cornell University, 1993)

    《十五篇小說》

    《十五篇小說》 (1979)

    短篇小說集。本書集結《玩具手鎗》與《龍天樓》作品,並修改其中的文字與標點符號。全書收錄〈玩具手鎗〉、〈最快樂的事〉、〈母親〉、〈草原底盛夏〉、〈大地之歌〉、〈大風〉、〈日曆〉、〈兩婦人〉、〈踐約〉、〈海濱聖母節〉、〈命運的迹線〉、〈寒流〉、〈欠缺〉、〈黑衣〉、〈龍天樓〉共15篇。 (摘自國立臺灣文學館出版、易鵬編選《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48王文興》)

    《家變》

    《家變》 (1973)

    長篇小說。本書為作者耗時七年之作,藉主角范曄對自我成長的回溯,描寫生命個體與其起點家的關係。小說自范曄的父親出走開場,接以范曄成年前、後兩條脈絡展開尋父與自我溯源的歷程,述寫年輕一代對上一代的感情變化。全文在愛、罪與良心交織的思索中,刻畫中國家庭倫理結構下的心靈圖像。 (摘自國立臺灣文學館出版、易鵬編選《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48王文興》) 其他版本: 臺北:洪範書店(1978年11月) 臺北:洪範書店(2000年9月) 臺北:洪範書店(2009年11月) 另有《王文興手稿集(套書)》(臺北:行...

    《玩具手鎗》

    《玩具手鎗》 (1970)

    本書為小說與散文合集。全書分兩部分,「小說」收錄〈玩具手鎗〉、〈最快樂的事〉、〈母親〉、〈草原底盛夏〉、〈大地之歌〉、〈大風〉、〈日曆〉、〈兩婦人〉、〈踐約〉共九篇,「手記」收錄〈手記之一〉、〈手記之二〉等三篇。 (摘自國立臺灣文學館出版、易鵬編選《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48王文興》)

    《新刻的石像:「現代文學」小說選第一集》

    《新刻的石像:「現代文學」小說選第一集》 (1968)

    台北:大林出版社(1973)

    《龍天樓》

    《龍天樓》 (1967)

    「龍天樓」是王文興幾年來比較大規模的製作。在他的小說裏,總充塞著一種特別懾人的氣氛;似有一根貫穿全文的線,把一個孩童的歸途和一夥軍人的變遷牽在一起,把一個漁港舞獅人的倔強和一個初中學生的幻滅牽在一起;儘管命運的面具和它加諸小說人物的方式不一,王文興小說裏的人物總圍繞在一種陰暗的氣流裏。本書所呈現許多錘鍊的技巧,能使人感到一股衝激力而有所深思。(大林出版社封底介紹) 短篇小說集。本書為作者發表於《現代文學》第16期以後的作品,以命運的荒謬與力量為主題,反映青年的成長經驗,除此之外,更以〈龍天樓...

作品外譯
計畫緣起
  • 「王文興數位主題館」由國立臺灣文學館委辦,國立中興大學數位團隊策劃執行,以重量級的臺灣小說家王文興為主題人物,透過TIMELINE JS的技術勾勒生平和創作的軌跡,也收錄了詳盡的外譯和研究資料,展現王文興的創作全貌。珍品典藏收有作家手稿,以及小說家親自選段的電子書,《家變》與《背海的人》選段更有原稿、抄正稿及電子版並陳,與小說家之朗讀音檔互為參照;影音資料部門選粹王文興本人講座內容。

    中興大學數位團隊感謝眾多學者和單位在此數位主題館建置過程的協助:陳竺筠教授、中央大學中文系易鵬教授、中央大學通識中心洪珊慧助理教授、插畫家黎忠榮、攝影師劉振祥、國家文藝基金會、台灣大學出版中心、台灣大學圖書館、目宿媒體、英文譯者施彥如女士、李婕希女士。參與此網站建置的中興大學數位團隊包括台文所邱貴芬教授、資管系陳育毅教授、數位助理吳明倫、蔡宜霖、洪千媚、黃瓊慧,以及研究生曾士翔、張芳瑜。

    本網站內所有資料之著作權、所有權與智慧財產權,包括內容、文字、圖片、聲音、影像均為國立臺灣文學館所有或經提供者同意合法使用,請勿任意轉貼下載、重製、變更、發行、散布、改作、公開傳輸或作其他利用,否則概由使用者自負一切責任。有需利用本站資料者請逕洽國立臺灣文學館。

    參與成員
    網站總策劃 ∣ 邱貴芬
    網站顧問 ∣ 王文興
    技術顧問 ∣ 陳育毅
    網站設計暨製作 ∣ 吳明倫、蔡宜霖、洪千媚
    英文版網站翻譯 ∣ 李婕希